首页 百业新闻正文

一妻多夫解决光棍问题?复旦教授的方案靠不靠谱?

小业 百业新闻 2020-06-09 08:16:10 5320 0 一妻多夫婚姻繁衍

提示点击上方"行业研究报告",关注本号。


行研君说


导语

一个制度的发展,不仅要看人们的想法,还要看历史的进程。既然婚姻制度是随着生产力的变化而出现的,那么未来同样有可能随着生产力的变化而衰亡。单单一个一妻多夫制并不能改变历史的潮流。

PS:我们运营的备用号 行研资本(ID:report18)为很多老朋友提供了另一处空间,欢迎大家同时关注!


来源:观雨大神经 观雨大神经微信公众号


教授的锦囊妙计
————————————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现在人口的男女比例是比较失调的,男性的数量大概比女性多出了3000万。

通过一个小学水平的数学计算我们可以得知,至少会有3000万的男性找不到老婆。



针对这个问题,复旦大学的特聘教授黄有光院士在最近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观点。

他认为几千万的适婚男子会找不到老婆是个严重的问题,必须要解决,而办法就是允许一妻多夫制的存在。



这个观点一提出来当然是舆论哗然,因为他超出了我们对日常生活的认知,很多人觉得这个教授可能疯了。
 
不过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观点,我们今天就来认真讨论一下这个一妻多夫制到底靠不靠谱。
 
首先从数学上来说这个方案还是很合理的,既然多出几千万人没对象,那么我们掐指一算,大家把老婆匀一匀,问题就解决了。



从经济上来说呢,也有其合理性。他可以降低男性成家的经济负担。
 
现在男人们不都抱怨成家压力大么,又要供房又要养家,扛不住。现在多几个帮手一起供,压力是不是小多了?甚至家务也有人轮流做了,也有时间轮流出去喝酒了,皆大欢喜。


 

前提是结婚对于个人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任务,单身是个严重的问题
 
如果有规定要求一个人无论如何都要结婚,那么应对男女比例失调的现实,允许存在灵活的婚姻组合方式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案,甚至是必须的。
 
但是问题就在于,人是不是无论如何都要结婚呢?


 


婚姻的真实逻辑
————————————

我们先来简单看看婚姻制度发展的历史


人类很多行为的底层逻辑其实没有什么高大上的道理,而仅仅是基因的本能。人们谈情说爱,组建家庭,根本的目的只有一个:繁衍,把自己的基因流传下去。



所以婚姻本身不是目的,繁衍才是。
 
婚姻是既是一种社会制度也是一种经济制度,他不仅规定了男女之间的关系,还从各方面影响到双方的财产权。
 
人类社会最早的婚姻家庭形态是群婚制。即原始社会中一定范围的一群男子与一群女子互为夫妻的婚姻形式。



这个场面非常混乱,我们不能按现在的道德标准去评价他们,但这确实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客观阶段。不过很多学者认为这种形式还不能称之为婚姻。
 
真正能称之为婚姻的是接下来的对偶制:不同氏族的成年男女双方,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实行由一男一女组成配偶。


他已经比较接近后来流行的一夫一妻制,只不过夫妻关系的持续时间有限,并不强制终身在一起,没感觉了说分就分。



再往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男性的经济地位逐步提升,社会进入到男权时代,女性开始在经济上依附于男性。这个时候我们熟悉的一夫一妻制就开始成为主流。

在人类历史中婚姻模式其实一直在变化,他具体会以什么形式存在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 一个是社会整体的生产力水平

  • 一个是男女之间生产力水平的对比

 
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很弱,人们只能生活在大集体里才能维持生存,没有富余的资源组建小家庭,为了保证整个族群的繁衍就只能采取集体群婚的形式。


 
随着生产力逐渐提升,人们开始有能力以较小的家庭单位生活。不过在这时候男女双方的生产力水平差距不大,互相不需要屈从于对方,空气中充满着自由选择的气息。于是有时效的对偶制就出现了。


在对偶制婚姻中,只要男性的运气不太差,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住机会,就有较大的概率将自己的基因繁衍下去,不过最终成功与否还是充满不确定性。

再往后男性的生产力开始大幅超越女性,男性逐步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于是开始要求充分保障自己基因繁衍的权利。
 
这种情况下,女性从属于男性的古典婚姻就出现了。
 
在古典的一夫一妻制中,妻子的定位是丈夫的私人财产。妻子一辈子只能属于丈夫一个人,这就保证了丈夫有足够的机会繁衍后代,且这个后代一定属于丈夫。
 
古典婚姻本质上是一个男性和其他男性的产权契约,他规定了男性之间互相不侵犯对方的私人财产(妻子)。

所以我们会看到古代社会对通奸这个行为有着非常严厉惩罚,因为这个行为侵害了丈夫的私人财产,并且给基因繁衍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当然在男权社会还存在一夫多妻,一夫一妻多妾制这样的婚姻模式。但是本质上和一夫一妻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丈夫的私人财产多少的区别
 
那么问题来了,一妻多夫制是否存在呢?
 
还真的存在
 
一妻多夫制多存在于母系社会中,在我国的藏族、珞巴族、门巴族以及一部分纳西族中还保留着这样的习俗。



一妻多夫制的形成有很多原因,从根本上来说,主要原因是男性的生产力不足。
 
在一个落后的社会里,什么都要靠自己。家庭中的男性既要负责生产,还要负责抵御外来暴力的侵袭,显然多几个帮手更有利于家族的生存。
 
所以,婚姻制度并非一开始就有,也并非一成不变,一切的设计都是为了配合当时社会条件下的繁衍需求。

人类的行为受制于基因的本能,不过基因只是带给你强大的繁衍冲动,并没有规定你一定要结婚。
 
所以黄有光教授整个观点的前提是不存在的,结婚对于人们来说并不是一个重要的任务,他只是完成繁衍的途径之一。




无效的方案
————————————

实际上就算放开一妻多夫制的模式,也不会真的出现大量一妻多夫的组合。



我们不能光看到有3000万男性多出来,更要看到我国单身人口数量其实已经达到2.6亿,而2019年全国登记结婚的人数只有947万对,创历史新低,然后同年还离了415万对。


(图:稳步下跌的结婚率(红色)和稳步上扬的离婚率(蓝色))


很明显,在光棍数量这个问题上,男女比例失调只是很小的一个因素。

大部分单身是因为人们自愿选择不婚造成的,有可能是因为不想结婚,也可能是因为看不上候选人,反正跟总人口的男女比例没什么关系。


如果认为只需要给多出来的3000万男人分配老婆就能解决光棍问题,未免太幼稚。



其实在现代社会里去折腾婚姻模式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首先,现代社会的特点是男女之间的生产力水平非常接近,随着科技进步,女性的生产力也在迅速提高。


大多数工作岗位已经不需要依赖男性较强的力量和体能。都是靠脑子创造财富,女性并没有什么劣势。



所以现代婚姻的含义和古典婚姻已经完全不一样,他不再是一个确定女性所有权的产权制度,转而变成了男女之间的合作协议。

大多数夫妻的经济地位半斤八两,谁也不会委屈自己让对方多找几个,所以就算不限制婚姻模式,在结婚的人群中一夫一妻制仍然会是主流。
 
同时,还因为社会生产力空前发达,人们选择变得更多,组建家庭不再是唯一的选项。部分人群的经济实力完全可以支撑一个单亲家庭,他可以在不结婚的情况下繁衍养育后代。



更何况现代人想不想繁衍后代都是一个问题。


尽管繁衍是基因的本能,但是因为现代社会带来的舒适生活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使得现代人繁衍后代的积极性严重下降。

追剧和游戏不香么?



在现代社会,结婚已经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婚姻的主要目的只有两个:


  • 组成一个共同养育后代的同盟

  • 通过财产绑定的方式组成一个共同应对未知风险的同盟

 
你至少对其中一个目的有追求才有结婚的必要。如果你对两个目的都不在乎,那去结婚就是瞎折腾。
 
我们回到黄有光教授推荐的一妻多夫制,看看这个模式对现代婚姻的两个目的有没有促进作用。



首先在繁衍后代这个项目上,一妻多夫制就是有缺陷的。


对于这个家庭中的单个丈夫来说,他获得繁衍的机会并不大。这一方面有概率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因为女性的生育能力是有限的。
 
在生育后代这个事业中,女性是稀缺资源,是决定生育数量的核心因素。在一个家庭里,增加男性的数量对增加后代数量没有太大的帮助,增加女性的数量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所以从繁衍的角度来说,增加老公数量的边际效益很低。


 
显然一妻多夫制在繁衍后代这个目的上面得分不高,那么在抗风险这个目的上表现会如何呢?
 
如果我们拿一妻多夫制和一夫一妻制的抗风险能力来对比,会发现一妻多夫制确实有个优势:人多。
 
正常情况下组织规模越大抗风险能力越强,经济危机的时候大家都想往大单位跑,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现代社会的运行早就脱离了小家庭单打独斗的模式,大趋势是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依靠社会协作来对抗风险。


你上班交的五险一金可能比你的配偶更靠谱,万一生病了你大多数时候依靠的估计是医院的护工而不是你的另一半。
 
而且和配偶组建的这个抵御风险的同盟到底靠不靠谱,基本上是个玄学,只有等风险真正降临的时候才知道。


中国有句老话叫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这正是普通老百姓很现实的生存经验。


 

结  语
————————————


一个制度的发展,不仅要看人们的想法,还要看历史的进程。既然婚姻制度是随着生产力的变化而出现的,那么未来同样有可能随着生产力的变化而衰亡。
 
单单一个一妻多夫制并不能改变历史的潮流。



而且我们也没有必要在一直婚姻的问题里打转,实际上未来人类社会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并不是结婚率的问题,结婚率根本不重要。


真正关键的是生育率的问题。还是那句话:
 
繁衍才是目的
 
专家们真正需要探讨的不是怎么想方设法把人塞进婚姻这个系统里,而是未来社会应该如何去适应人们在不婚条件下繁衍后代的需求。


 


当然,尽管黄有光教授的方案对改变现状没有太大的帮助,但是也没有必要对此进行道德层面的指责。
 
我们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就会知道,婚姻本身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具体某个模式是好是坏,完全是人们自己的主观评价。但是无论如何评价,所有的观念和道德,都要让位于生存和繁衍的需求。



如果某种模式满足了当时社会生存繁衍的需求,就算这种模式在一开始看起来非常不可理喻,他也会逐步获得人们共识上的认可和推崇。


人类社会现在仍然在向前发展,未来仍然充满变数,所以在婚姻问题上无视时代的发展去固守一个死板的道德标准是没有意义的。


——END——


行研君墙裂推荐干货↓↓↓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行业研究报告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本站编辑修改或补充;本网站为服务于中国中小企业的公益性网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百业信息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百业信息网赞同其观点,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仅供用户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建议。请读者自行核实真实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任何后果均由读者自行承担。如广大用户朋友,发现稿件存在不实报道,欢迎读者反馈、纠正、举报问题;如有侵权,请反馈联系删除。(反馈入口)

本文链接:https://www.byxxw.com/zixun/3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