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金融财经正文

养猪盖房哪个赚钱多?一批房屋公司进入养猪战场,科技公司进入房地产

网友 金融财经 2020-12-17 09:34:17 3453 0

你听说过歌手跨界表演,主持人跨界演唱,房屋公司跨界养猪,科技公司跨界买地吗?

养猪盖房哪个赚钱多?一批房屋公司进入养猪战场,科技公司进入房地产

房企跨界养猪,挺大的。不仅仅是万科,万达,碧桂园等。加入了,还招聘了养猪场总经理和兽医等职位。

但是,毕竟一头猪等于两瓶茅台的利润是合理的。

科技公司紧随其后。他们开始建造自己的房子,但不一定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毕竟大洋彼岸的人和我们有一样的烦恼——买房难。

不知道能不能住科技公司盖的房子,已经在期待房地产公司养的猪了。

这两天,有两个有趣的消息。一个是最近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浩说:“目前房地产转养猪的时候,我们简单算了一下,全国有1000多个。”

另一方面,今年以来,Facebook、苹果、微软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占据的空间增加了四分之一,也是近十年来增长最快的。

除了传统的租赁,科技巨头也在用大量的现金为“抢购房产”做准备。这两个新闻故事让房地产企业和科技巨头看似无所事事,但我们要大胆设想,以后要吃房地产企业养的猪,买科技巨头的房子。

无论如何,这两个新闻故事多少有点让人吃惊:卖猪比卖房挣钱多吗?那为什么科技巨头来买楼买圈地?

许多房地产公司拥抱“两兄弟”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中国生猪养殖业的三大巨头。一个是《新希望》,第一新闻的主人公,另外两个是穆远和文。

根据沐源第三季报计算,沐源每头猪的利润超过1700元,很多投资人笑说“一头猪等于两瓶茅台的利润”。

投资人的计算公式是,市场上一瓶1499元的飞天茅台,利润率49.1%,也就是736元,一头猪的利润等于2.3瓶茅台的利润。

所以养猪还是挺赚钱的。在今年6月发布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沐源股份的实际控制人秦英林家族以2416亿元的财富值排名第五,超过了许多房地产和互联网大佬。

我们来比较一下利润。前面提到的新希望,其今年上半年的财报显示,生猪产业实现营收近7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61%;实现毛利29.6亿元(毛利率43%左右),增长708.11%。

我们来看看房地产龙头万科。上半年,集团房地产开发及相关资产管理业务毛利率为24.1%,较2019年同期下降4.2个百分点。

43%和24.1%,所以很多房企拥抱“二师兄”,理由挺好的。

从公开信息中可以看到,早在2014年,万达就宣布投资10亿元在贵州养猪30万头,帮助当地群众脱贫,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

2016年,选址也在贵州,恒大宣布投资3亿元建设110多个养猪和农牧业基地。

2018年,碧桂园加入养猪业。当年5月,猪业务部负责人招聘信息发布。同年6月,碧桂园农业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揭牌。

万科今年也正式进入养猪战场。3月份,它成立了一个食品部门来安排养猪。今年5月,它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了养猪场的“招聘令”。

养猪的酒鬼的意思是“土地”

挣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原因在于生猪养殖用地政策的放宽。

去年9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保障生猪养殖用地有关问题的通知》号文件,提出了落实和完善生猪养殖用地的三项措施。

一是生猪养殖用地作为设施农业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不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二是增加配套设施用地规模,取消15亩上限,确保生猪养殖生产废弃物处置等设施用地需求。

第三,鼓励利用荒山、沟壑、丘陵、滩涂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安排生猪养殖和生产。

根据大多数公开报道的解读,为地养猪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绿色通道”。因为,生猪养殖设施用地可以由养殖场(户)、乡镇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协商并签订土地使用协议获得。

虽然养猪获得的土地仍然是农用地,不能直接用于建设用地,但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也开了一个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口子。

从这个角度来看,房地产企业通过投资养猪来“圈地”和“囤地”的变相空间还是存在的,最终进行房地产开发。

科技巨头正在购买房屋和围栏

房企投资养猪进行“圈地”只是一种可能,但科技巨头的“圈地”已经是现实。

房地产信息研究公司CoStarGroup的数据显示,美国科技行业排名前五的房地产业主分别是亚马逊、Facebook、苹果、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微软,这五家公司合起来占据了美国约5.89亿平方英尺(5472万平方米)的房地产。这个数字比纽约的所有办公空间都要大,相当于大约220座帝国大厦。

你可能会有些疑惑,为什么这些知名的互联网公司要进入房地产,甚至自己盖房子。

其实这也是因为买房难。美国硅谷的房价居高不下,就连很多在科技公司工作的“高收入”人群都难以承受。

根据硅谷指数,2018年硅谷地区的家庭收入中位数约为12.6万美元,但根据Compass的数据,2018年旧金山独栋房屋的房价中位数是160万美元。不吃不喝起码得12年,吃吃喝喝可能就到25年了。就连租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间40余平方米的集中式租赁住房,类似于国内集中式长租公寓,每个月租金是16361元人民币。

为防止人才流失,Facebook、谷歌等硅谷科技巨头已计划出资建设经济适用房或廉租房,帮助公司员工解决“住房难”问题。不仅如此,多数科技巨头的项目甚至不仅是针对自家员工的福利房。

谷歌在去年6月份宣布投资10亿美元,在大湾区建设20000套住宅;Facebook也在硅谷投入1800多万美元用于经济适用和多用途住房建设。

另外,去年7月,谷歌宣布已与澳大利亚建筑巨头联实集团合作开发美国硅谷价值150亿美元的社区房地产。

联实集团你可能没听过,但它开发过的项目你绝对耳熟能详:悉尼歌剧院、台北101大厦、吉隆坡双子塔以及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命名的特朗普大厦。

未来

能不能住上科技巨头的房仍未知

同样的故事在国内会不会发生还不知道,但有一个现实是,国内的BAT巨头正成为土地市场上的新力量。

近两年拿地最多的为腾讯,涉及资金91.2亿元,其中2019年11月29日腾讯科技以85.2亿元的价格竞得深圳A002-0076工业宗地,这也是近几年高科技企业在公开土地市场上出现的较高投资。除了腾讯,京东近两年在拿地上的投资额也达到了82亿元,此外华为、美团、字节跳动的拿地额均超60亿元。

克而瑞地产研究称,近几年高科技公司虽然拿地规模相对较大,但大部分拿地用途仍是以自身发展需要为主,例如,置办总部或产业园,满足企业办公需求,设立人才公寓,稳定团队利于发展,而非真正进入到房地产开发领域。

不过,还需要注意到的是,近日发布的《中国房地产创新发展报告》称,互联网科技巨头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纷纷开始探索智慧建筑与房地产大数据服务。互联网科技企业的入局也加剧了房地产科技领域的竞争。

所以说,能不能住上科技巨头的房还是未知之数。

潇湘晨报记者罗雅琪长沙报道

【来源:潇湘晨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本站编辑修改或补充;本网站为服务于中国中小企业的公益性网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百业信息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百业信息网赞同其观点,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仅供用户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建议。请读者自行核实真实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任何后果均由读者自行承担。如广大用户朋友,发现稿件存在不实报道,欢迎读者反馈、纠正、举报问题;如有侵权,请反馈联系删除。(反馈入口)

本文链接:https://www.byxxw.com/zixun/5066.html